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妾薄命·为曾南丰作

陈师道 陈师道〔宋代〕

主家十二楼,一身当三千。
古来寿薄命,事主不尽年。
起舞为主寿,相送南阳阡。
忍著主衣裳,为彻作春妍。
有声当彻天,有泪当彻泉。
死者恐无知,寿身长自怜。

叶落风不起,山空花自红。
捐世不待老,惠寿无其终。
一死尚可忍,百岁何当穷?
天地岂不宽?寿身自不容。
死者如有知,杀身以相从。
向来歌舞地,夜雨鸣寒蛩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我夫主家富贵豪华,高楼连云;我受到夫主的看重,宠爱集于一身。
自古以来女子薄命的不知有多少,如今轮到我,侍奉夫主,不能尽自己的天年。
正在轻歌曼舞为夫主祝寿,忽然间送殡南阳雨泪涟涟。
我怎忍心穿着夫主为我做的衣裳,为别人歌舞打扮强作欢颜?
我悲痛呼叫,声彻云天;我泪如雨下,洒到黄泉。
死去的人恐怕不会知道,我是这样地日日夜夜惆怅自怜。

残叶落地,秋风再也不能把它吹回故枝;空旷的山野中,花儿寂寞地开放,一片惨红。
你撒手西归还不待年老,我受到你的恩惠,却已是无尽无穷。
死亡的痛苦还能够忍受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赏析

  陈师道的五言古诗《妾薄命》共有两首。诗人表达感情的方式是多样的,以一位侍妾悲悼主人的口吻抒写了自己对老师曾巩的悼念。要不是原诗题下有诗人自注:“为曾南丰作。”后世的读者会以为这是一首侍妾的哀歌。

  至于陈师道与曾巩的关系,宋人笔记上说得颇带传奇色彩:曾巩路过徐州,当时的徐州太守孙莘荐陈师道前往谒见,虽然送了不少礼,但曾巩却一言不发,陈师道很惭愧,后来孙莘问及,曾巩说:“且读《史记》数年。”陈师道因此一言而终身师事曾巩,至后来在《过六一堂》诗中还说:“向来一瓣香,敬为曾南丰。”(见陈鹊《耆旧续闻》)这种记载只是小说家之言。其实,曾、陈的师生关在史书上有明文记载,《宋史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元丰年间(1078-1085),曾巩典五朝史事,举荐陈师道为史才,然而终因他未曾登第而未获准,因而,陈师道对曾巩有很深的知遇之恩。故1083年(元丰六年),当他听到曾巩的死讯后,即写下了这组感情诚挚的悼诗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缪钺 等.宋诗鉴赏辞典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7:636-639
2、 李梦生.宋诗三百首全解:复旦大学出版社,2007:128-132

简析

  《妾薄命·为曾南丰作》是一组五言古诗,这首诗以一位侍妾悲悼主人的口吻抒写了自己对老师曾巩的悼念。第一首诗托侍妾之口,写主死之悲,并表达了不愿转事他人的贞心;第二首是第一首的继续,纯是抒情,表达夫主去世后女子感到极端地孤寂惨痛,誓愿杀身相报。全诗平淡典雅,精炼浓缩,写得真挚动人。

陈师道

陈师道

陈师道(1053~1102)北宋官员、诗人。字履常,一字无己,号后山居士,汉族,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。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,起为徐州教授,历仕太学博士、颖州教授、秘书省正字。一生安贫乐道,闭门苦吟,有“闭门觅句陈无己”之称。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,江西诗派重要作家。亦能词,其词风格与诗相近,以拗峭惊警见长。但其诗、词存在着内容狭窄、词意艰涩之病。著有《后山先生集》,词有《后山词》。 809篇诗文  111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石钟山记

苏轼 苏轼〔宋代〕

  《水经》云:“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。”郦元以为下临深潭,微风鼓浪,水石相搏,声如洪钟。是说也,人常疑之。今以钟磬置水中,虽大风浪不能鸣也,而况石乎!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,得双石于潭上,扣而聆之,南声函胡,北音清越,桴止响腾,余韵徐歇。自以为得之矣。然是说也,余尤疑之。石之铿然有声者,所在皆是也,而此独以钟名,何哉?

 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,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,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,送之至湖口,因得观所谓石钟者。寺僧使小童持斧,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,硿硿焉。余固笑而不信也。至暮夜月明,独与迈乘小舟,至绝壁下。大石侧立千尺,如猛兽奇鬼,森然欲搏人;而山上栖鹘,闻人声亦惊起,磔磔云霄间;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,或曰此鹳鹤也。余方心动欲还,而大声发于水上,噌吰如钟鼓不绝。舟人大恐。徐而察之,则山下皆石穴罅,不知其浅深,微波入焉,涵澹澎湃而为此也。舟回至两山间,将入港口,有大石当中流,可坐百人,空中而多窍,与风水相吞吐,有窾坎镗鞳之声,与向之噌吰者相应,如乐作焉。因笑谓迈曰:“汝识之乎?噌吰者,周景王之无射也;窾坎镗鞳者,魏庄子之歌钟也。古之人不余欺也!”(千尺 一作:千仞)

  事不目见耳闻,而臆断其有无,可乎?郦元之所见闻,殆与余同,而言之不详;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,故莫能知;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。此世所以不传也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,自以为得其实。余是以记之,盖叹郦元之简,而笑李渤之陋也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点绛唇·感兴

王禹偁 王禹偁〔宋代〕

雨恨云愁,江南依旧称佳丽。水村渔市,一缕孤烟细。
天际征鸿,遥认行如缀。平生事,此时凝睇,谁会凭栏意。(栏 通:阑)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双双燕·咏燕

史达祖 史达祖〔宋代〕

过春社了,度帘幕中间,去年尘冷。差池欲住,试入旧巢相并。还相雕梁藻井。又软语、商量不定。飘然快拂花梢,翠尾分开红影。
芳径。芹泥雨润。爱贴地争飞,竞夸轻俊。红楼归晚,看足柳昏花暝。应自栖香正稳。便忘了、天涯芳信。愁损翠黛双蛾,日日画阑独凭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