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纣为象箸

《韩非子》〔先秦〕

 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,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,必将犀玉之杯;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,必旄、象、豹胎;旄、象、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,则锦衣九重,广室高台。吾畏其卒,故怖其始。

  居五年,纣为肉圃,设砲烙,登糟丘,临酒池,纣遂以亡。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。故曰:“见小曰明。”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  从前商纣制作了象牙筷子,箕子非常担忧,认为使用象牙筷子一定不会在陶制器皿里使用,一定会配合使用犀牛角杯或玉杯;象筷玉杯一定不会用于吃豆类食品熬的浓汤,一定要去吃牦牛、大象、豹子的幼体;吃牦牛、大象、豹子的幼体就一定不会穿粗布短衣,不会在茅屋下面食用,就一定要穿多层的织锦衣服,住在宽敞的房屋和高台。箕子害怕出现这样的结果,所以对这样的开端感到恐惧。

  过了五年,商纣王摆设肉林,建炮烙之刑,登上酒糟山,俯临酒池,他最终因此灭亡。因此箕子看见象牙筷子就预感到了天下的祸害。所以《老子》说:“能够看到事物的萌芽状态,就叫做明。”

注释
象箸: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此文通过箕子对商纣王使用象牙筷子的反应,深刻揭示了“见微知著”的道理。箕子看到纣王用象牙筷子,就预感到这会是奢华生活的开始,可能导致国家衰败。果然,纣王后来生活越来越奢侈,最终亡国。箕子从一根象牙筷子中预见到了国家的灾难,体现出深刻的洞察力和预见性。这则故事告诉我们,对待事物要敏锐地观察其细微之处,“见小曰明”,即从小事中洞察大势,是智慧的表现。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澄子亡缁衣

吕不韦 吕不韦〔先秦〕

  宋有澄子者,亡缁衣,求之涂。见妇人衣缁衣,援而弗舍,欲取其衣,曰:“今者我亡缁衣。”

  妇人曰:“公虽亡缁衣,此实吾所自为也。”

  澄子曰:“子不如速与我衣。昔吾所亡者,纺缁也;今子之衣,禅缁也,以禅缁当纺缁,子岂不得哉?”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采苓

诗经·国风·唐风〔先秦〕

采苓采苓,首阳之巅。人之为言,苟亦无信。舍旃舍旃,苟亦无然。人之为言,胡得焉?
采苦采苦,首阳之下。人之为言,苟亦无与。舍旃舍旃,苟亦无然。人之为言,胡得焉?
采葑采葑,首阳之东。人之为言,苟亦无从。舍旃舍旃,苟亦无然。人之为言,胡得焉?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泽涸之蛇

《韩非子》〔先秦〕

  泽涸,蛇将徙。有小蛇谓大蛇曰:“子行而我随之,人以为蛇之出行者也,必有杀子者;不如相衔,负我以行,人以我为神君也。”乃相衔负以越公道。人皆避之,曰:“神君也。”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