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怒哀乐未发
《中庸》〔先秦〕
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发生,可以称之为“中”;喜怒哀乐的感情发生了,但都能适中且有节度,可以称之为“和”。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,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。达到了中和,天地就会各安其位,万物便生长发育了。
注释
中:本身并非喜怒哀乐,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。
和:平时能持中,一旦表现出来,就能中节,这就叫和。
简析
这篇文章深刻阐述了“中”与“和”的哲学内涵及其对于宇宙万物的重要性,展现了儒家思想对于人性修养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。文中说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,效果的“和”决定于方法的“中”,揭示出儒学中自我教育、自我约束、自我监督的目标。
言乐
孟子及弟子〔先秦〕
曰:“独乐乐,与人乐乐,孰乐?”曰:“不若与人。”曰:“与少乐乐,与众乐乐,孰乐?”曰:“不若与众。”《孟子》
皇皇者华
诗经·小雅·鹿鸣之什〔先秦〕
皇皇者华,于彼原隰。駪駪征夫,每怀靡及。
我马维驹,六辔如濡。载驰载驱,周爰咨诹。
我马维骐,六辔如丝。载驰载驱,周爰咨谋。
我马维骆,六辔沃若。载驰载驱,周爰咨度。
我马维骃,六辔既均。载驰载驱,周爰咨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