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文
住在客店里,厌恨邻近的鸡,天还没有亮就早早的啼鸣,惊醒了正在做的梦回千里外故乡的好梦。这时候星河影象显得很低,望出去云烟一片迷蒙。鸡叫的声音刚停下来,哪知道乌鸦又开始啼叫。周围一切都冷凄凄的,只得独自在高楼上靠着栏杆观望,看见那残缺的月亮挂在天空西面。
注释
黄莺儿:曲牌名,又名金衣公子。南曲商调、北曲商角调,均有这个曲牌,但字句与格律不同。南曲可用作过曲或小令,北曲则只能用在套曲中。这里是南曲。
星河:银河,天河。
云烟:远处之云气与烟雾。
嘉靖三年(1524),杨慎因“大礼议”受廷杖,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。此曲可能是作者谪戍云南时途中所作。
参考资料:完善
此曲开句一“客枕”,即圈定主人公的特定状况:独在异乡为异客。紧接着跟进一个“恨”字,这里的恨,是恨邻鸡。宋黄公度《青玉案》中有“邻鸡不管离怀苦,又还是、催人去。”此处作者所恨邻鸡不是催人去,而是惊破好梦。长期客游他乡的人常因思念家乡而难以入眠,即使入眠也多是在梦游家乡,这两种情况都是不欢迎邻鸡啼鸣的。所以开篇一句“恨邻鸡”,语气很是强烈、气愤的,其远客之心态也尽显无疑。接下来就明确数说邻鸡的罪状:天未明就啼叫,把人家的美梦都惊醒了。美梦以“梦回千里”来形容,可以想见,抒情主人公恰恰是在梦中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故乡。
梦醒之后,眼前已没有人在家园的温馨,唯见“星河影低,云烟
杨慎(1488年12月8日-1559年8月8日),字用修,初号月溪、升庵,又号逸史氏、博南山人等,四川新都(今成都市新都区)人,明代著名文学家,明代三才子之首,杨廷和之子。他参与编修了《武宗实录》,嘉靖三年(1524年)因卷入“大礼议”事件,触怒世宗,被杖责罢官,谪戍云南永昌卫。在滇南时,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、武定凤朝文叛乱,此后虽往返于四川、云南等地,仍终老于永昌卫。嘉靖三十八年(1559年),在戍所逝世,享年七十二岁。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,明熹宗时追谥“文宪”。他的著作达四百余种,涉及经史方志、天文地理、金石书画、音乐戏剧、宗教语言、民俗民族等,被后人辑为《升庵集》。 1537篇诗文 62条名句
青霞沈君,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,宰执深疾之。方力构其罪,赖明天子仁圣,特薄其谴,徙之塞上。当是时,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。已而,君纍然携妻子,出家塞上。会北敌数内犯,而帅府以下,束手闭垒,以恣敌之出没,不及飞一镞以相抗。甚且及敌之退,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以为功。而父之哭其子,妻之哭其夫,兄之哭其弟者,往往而是,无所控吁。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,而又下痛诸将士之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,数呜咽欷歔;,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,以泄其怀,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。
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,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,又多所讥刺,稍稍传播,上下震恐。始出死力相煽构,而君之祸作矣。君既没,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,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,寻且坐罪罢去。又未几,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。而君之故人俞君,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,刻而传之。而其子襄,来请予序之首简。
茅子受读而题之曰:若君者,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?孔子删《诗》,自《小弁》之怨亲,《巷伯》之刺谗而下,其间忠臣、寡妇、幽人、怼士之什,并列之为“风”,疏之为“雅”,不可胜数。岂皆古之中声也哉?然孔子不遽遗之者,特悯其人,矜其志。犹曰“发乎情,止乎礼义”,“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为戒”焉耳。予尝按次春秋以来,屈原之《骚》疑于怨,伍胥之谏疑于胁,贾谊之《疏》疑于激,叔夜之诗疑于愤,刘蕡之对疑于亢。然推孔子删《诗》之旨而裒次之,当亦未必无录之者。君既没,而海内之荐绅大夫,至今言及君,无不酸鼻而流涕。呜呼!集中所载《鸣剑》、《筹边》诸什,试令后之人读之,其足以寒贼臣之胆,而跃塞垣战士之马,而作之忾也,固矣!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,其能遗之也乎?予谨识之。
至于文词之工不工,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,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,予故不著。嘉靖癸亥孟春望日归安茅坤拜手序。